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系列报道之一:武汉大学积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模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2-27浏览次数:10

 

    对于武汉大学而言,“顶天立地”服务社会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武汉大学作为“大学国家队”的一员,要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武汉大学地处湖北,要更好地扎根湖北、融入湖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把湖北打造成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武汉大学积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新模式和新途径,“顶天立地”战略谱写了新篇章。

  以“顶天立地”方式服务社会

  什么是“顶天立地”?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这样阐述:“顶天”,就是要积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未来;“立地”,就是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推动当地科学发展。对于武汉大学而言,“顶天立地”服务社会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武汉大学作为“大学国家队”的一员,要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武汉大学地处湖北,要更好地扎根湖北、融入湖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把湖北打造成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服务社会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的现象,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服务社会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探索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更好地为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深化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更好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与稳定大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探索文化发展的新规律新体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服务社会是地方科学发展的需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也应该更加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为之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社会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它们都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理念,自觉服务于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都立足于所在地区,以多种形式服务当地,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动机;都通过服务社会争取到来自社会的更多支持,使自身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武汉大学要建设一流大学,要跻身世界名校之林,就应该自觉顺应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潮流,以“顶天立地”的方式服务社会。

  积极共建校部平台 践行“顶天”服务战略

  为切实落实“顶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理念,武汉大学积极开展与国家部委的合作,共建了五个实体性研究机构,分别为:同国家质检总局共建的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同外交部共建的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同国家发改委共建的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同文化部共建的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以及同国家汉办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

  这些校部共建平台紧紧围绕各部委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咨询建议、理论支撑,取得了良好效果。

  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科学研究方面,承担国务院“‘十二五’质量规划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地方政府委托的十余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该院还撰写出版了我国首部宏观质量管理方面的专著《宏观质量管理》。

  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4月。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中心已经先后承担了包括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与财政政策研究”等在内的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委托的研究课题30多项。研究内容涉及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政策、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文化产业投融资与财政政策等多个重要领域的政策和制度创新,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2011年4月,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文化部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又设立了“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

  设立专项研究实施“立地”新举措

  在“立地”服务方面,武汉大学实施了科教兴鄂专项行动计划。其核心是开展“六大行动”,即开展自主创新领航行动、人力资源开发行动、高端智库锻造行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行动、医疗卫生援助行动、新农村建设服务行动,为湖北科学发展当好科技库、人才库和思想库。

  当好科技库,就是要发挥武汉大学的科研特色和跨学科优势,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当好人才库,就是要发挥武汉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为湖北培养和输送一大批优秀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湖北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好思想库,就是要发挥武汉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比较优势,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为更好地展开“立地”服务,武汉大学成立了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这是一个针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的专门机构。同武汉大学其他研究机构相比,该中心有四大特点: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学术研究,而是问题研究,着重围绕影响湖北跨越式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展开;它的建设目标不是为了成为什么级别的重点研究基地,而是要打造成促进湖北发展的重要智库;它的考核方式主要不是看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或出版了多少著作,而是看有多少研究成果得到省、市领导的重视,并被写进地方党委、政府的红头文件;它的人员组成不仅有校内专家,还邀请了一些政府部门的负责人。

  在“立地”服务方面,武汉大学启动了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专项。2011年,武汉大学自筹资金1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学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湖北发展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专项,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强调湖北省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主要采取“命题作文”的方式,以保证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这些项目涉及湖北推动“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通过实施这个专项,不仅加大了学校直接服务湖北的力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武大教师关注现实、服务地方的热情和智慧。

  传承创新敢担当“顶天立地”不动摇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强调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传播时代文化,既是大学职能的新发展,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

  据了解,未来若干年,在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文明方面,武汉大学将努力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和发扬学校在文史哲等学科的优势,自觉把学术研究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武汉大学积极贡献本校学者的才智。学校将继续以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学科、校部共建研究平台为主体,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建研究机构,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比如,定期举办“武汉大学海外学术周”,推动优秀学者和优秀成果走向世界。

  2013年是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学校将力争在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推出武汉大学学者新的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夯实“顶天立地”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