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虎堂:加强我国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2-25浏览次数:8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兴起,大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大学的使命不仅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传播和发展文化科学技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在于通过知识转化、科技成果转让等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服务。因此,大学必须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循环,坚持“教育-科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并在社会服务中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审视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尽管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都普遍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自觉地为人类社会发展、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斯坦福大学提出“立志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知识”;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学校要致立于发展知识,培养学生在科学、技术及其他方面的学识,最好地为国家、为世界服务”;剑桥大学的使命是:“通过追求国际最高水平的、优秀的教育、知识和研究,为社会作出贡献”;牛津大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大学的研究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使世界、国家和地方社会富饶起来”;东京大学则期望“通过积极地用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和工商业,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一大学发展的世界性潮流是顺势而生的,也是不可逆转的。 那种"象牙之塔"式的封闭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将在社会化的开放的教育大统中定位和构建。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受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水平等影响,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转轨的新形势、社会转型的新课题、科技文化发展的新动态,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分析、及早谋划,不断解决好这两个“不适应”问题,不断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一、增强高校办学的社会性、开放性
  
  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扩展,高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传统的“象牙塔”已倒塌,高等学校正向社会全面开放。“当代‘高等教育机构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又是文化发展的轴心,也应该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因此应该完全向社会开放。’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与社会的直接联系将更广泛、更深入,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服务站’。”⑴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已是一个时代发展趋势。首先反映在各高等教育机构向社会更加开放,通过各种灵活的教育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教育机会,成为终身教育的机构,使得高校成为覆盖社会各种人群、向全社会开放的社会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不再是少数人才可以享受到的“专利”。其次,高等学校将进一步增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其社会中心机构的作用。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在其新著《大学与美国的前途》中指出:“服务于社会只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不过却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当国家面临困难之时,问题不在于大学要不要关心社会上的问题,而是如何尽职尽责地去帮助解决社会上的问题。”⑵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不同领域,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使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创新,更新和完善教育形态。正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克拉克·克尔曾经说: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是现代美国多元化大学存在和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在服务先进文明社会的众多领域方面所作的贡献与其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一样,都是无与伦比的。⑶纵观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美国大学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世界先进教育中霸主地位的确立,是与大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服务和贡献分不开的。
  
  与西方国家高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历程不同,我国大学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高校基本上不承担科学技术研究的任务,把按计划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科研成果大都停留在论文和实验室,满足于纸上谈兵,研发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定位不正确,教授们不屑于也不善于与市场打交道,对校外大千世界漠不关心,孤芳自赏,不能够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去,把自己完全和外界封闭起来了缺乏面向国家战略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动力,徘徊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之外,。“近几年,高校中出现不少老师著作和学生论文抄袭的现象,不能不说与这种封闭的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源头的活水一旦枯竭,隔年的沉渣就难免泛起。因此,大学教育要上水平,必须实现办学思想和理念的突破,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必须与社会和企业更好地结合” 。⑷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分认识到:“大学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社会续期欧的变化必然引起大学功能的改变。”⑸必须顺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新的要求,深化产学研合作,解放思想,推倒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种种隐性壁垒,促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主动走出“象牙塔”,在高校围墙之外,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大学是国际性机构,拥有来自欧洲的共同历史渊源,并且又受到世界科学系统的影响。”⑹为此,在经济与科学的全球化时代,中国高校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快速发展的经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机遇,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使之成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带动相应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使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二、增强人才培养的融入性、适应性
  
  自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波罗尼亚大学诞生以来,在这900多年的发展发展历程,大学一直坚守着以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用人才为荣的信念,这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一个根本所在。如果大学失去了这个基本功能,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基本理由。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比比皆是。享誉当今世界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早在12、13世纪就已经出现,然而由于固守传统、因循守旧,到19世纪中期,牛津和剑桥大学仍然还是以培养绅士作为主要的办学目的,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则被拒之门外。传统的办学理念和模式严重封闭了英国大学自身的发展空间,导致两所高校虽已建立6、7个世纪,但仍不过只是培养牧师的教养教育机构。而同期,以洪堡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则开始了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改革,通过发展科学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服务,德国大学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并逐步成为世界当时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直到19世纪末期,英国开始进行大学的改革和扩张,牛津、剑桥等大学则随之增设科学和专门知识课程,建设实验设施,成立专门的研究所,开始为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科技服务,不仅使得英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牛津和剑桥也重新找回了昔日的辉煌,成世界顶尖级的著名高校。为此,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大量有用的人才,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甚至存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前,摆在中国教育最难的问题不是教育中的问题,却是教育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显示2008年年底我国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2%,这意味着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处于无业状态。这其中一个典型的无业大学生是2005年毕业于湖北某大学的郑克峰。因求职5年屡屡受挫,一把火烧掉了大学毕业证书。难道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真是如某些人断言的“过剩”了么?目前,中国大学人才教育由精英人才教育向大众人才教育转化,各类在校高等教育人数总规模目前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与我国13亿人口的总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大学生数量远远没有过剩。西欧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都在35%以上,但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就业难,问题究竟出现在那里?郑克峰火烧大学毕业证的不理性行为,让我们不能不重视火烧毕业证行为背后的酸楚和无奈,从这种行为的背后去反思我们大学教育的实际结果。高考拼搏进入高校,辛苦几年最终获取了毕业证,但所学专业大多与现实需求相差很远甚至“学无所用”,这样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的压力之后,难免觉得读书无用。从更深层次我们还要反思我们大学教育与现实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看我们到底是在更多地培养实用型人才,还是在培养“书本人才”和无法融入、面对、适应社会的庸才。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沦落为继农民、农民工之后的社会第三大弱势群体“蚁族”呢?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需要,人家想要的没有,找上门去的人家又不要。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今天,我们应该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遵循经过东西方教育强国的实践已经证明了的人才培养规律办教育。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全面复兴的、负责任的大国,高等教育有责任让这一代年轻人具备全球化意识、领导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唯其如此,新一代的中国知识青年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有话语权。不站在这样的文化高度,只能受制于人。” ⑺为此,我国高校应该以全球化的高度来思考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改变专业设置陈旧,专业类型少,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的局面,专业设置要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变化而调整,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要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储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适应知识和能力的迁延和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体来讲就是要培养社会融入性、适应性人才,要处理好以下各种关系: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仍然是培养专业人才,高等教育主要进行专业教育,即培养学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能力,以胜任各种专业工作。但是这样由于专业划分过细,限制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动的需求。而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在打破学科界限,要求受教育者具有宽阔的知识背景和更全面的素质。这就要求必须加强通识教育,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知识和能力的迁延和发展奠定基矗
  
  2.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是实现高科技和高文化、高情感的统一,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的新人的必由之路。这种结合应该形成一种具有人文理想的科学教育和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
  
  3.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的关系。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是培养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部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更要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注意架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劳动技能、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的培养,更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比例增高、高教入学率偏低、家庭和社会教育不够健全的条件下,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不仅对于受教育者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关系重大,也会影响国民素质。
  
  4.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中国面向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继承人类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更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教育如何培养和弘扬这种时代精神,造就具有这种精神的新型人才,将牵动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也将要求人事制度和人才政策的改革。
  
  三、增强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实效性
  
  按照美国管理家钱德勒创建的动态能力理论,高校生存于“超竞争”的社会环境,需要满足“他方”的需求,发展需要追求管理效率。为此高校要以外部社会动态需求为导向,改进、完善高校内生的知识、经验及技能,用新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的要求。⑻由此,高校要根据社会环境的需求变化,调整自己服务的内容、手段,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与社会之间的思想、信息和知识的双向交流,使高校自身始终处于调整和变革中,增强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实效性,站在科技前沿,为社会提供技术成熟的、科技水平高的、可转化实用技术,直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和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发挥高校科教兴国主力军的作用,增大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一是要着力提高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质量。高校在人才培训、课题服务、咨询服务等领域不要急于“铺摊子”,要在认真研究谋划发展的基础上,以信誉促合作,以质量求发展。要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不断提高为国家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服务的能力、层次和水平。科研课题的选择,要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相一致。如在美国为提高大学服务社会的质量,“美国州立大学对新专业的审查批准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该专业是否适合本地区的需要,该专业在本州其他学校是否已经开设,该专业的生源情况,就业市场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⑼二是找准高校服务社会的结合点。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服务社会的特征也不相同,地区差异必然造成大学之间的独特性。另外不同大学都是独特资源的聚集点。为此“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确立服务重点,突出服务特色,强化自己的服务优势。”⑽找准自己的位置,选择适合自身发展且与行业和地方有效结合的成长路径,扬长避短,依靠优势和特色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根据当下国情,高校应积极为中小企业服务。在国外,许多高校都设立了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和中小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规定一些公立大学必须为中小企业服务。在我国,中小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为此中小企业应当成为高校发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对象。二是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上的重大举措。我国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很重,在人才、智力等方面,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高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
  
  三是要加快高校科技创新的进程。一方面要发挥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应当以技术支持引领和服务区域创新。大学具有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优势,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的战略高技术研究,能够为引领和服务区域创新提供高水平保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国际科研合作,提升学科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全面推进高校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和开展科技攻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动推进文化传播,参与决策咨询,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四是引领区域创新文化建设。大学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办学精神和治学风格,是所在地的科学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人们的精神家园,不仅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直接的智力支持,还可以在丰富区域文化内涵,浓郁文化氛围,塑造人文精神,促进区域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大学应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发扬广大,在各自的区域形成自己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辐射源,成为促进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的基本粒子。为此,高校应当通过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将其前瞻的视野、先进的理念和文化传播给社会,引导社会和各个群体不断走向高雅,走向文明。
  
  四、增强创新平台的集成性、前瞩性
  
  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创新平台建设一直是我国高校的一个软肋,现有的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集中表现为:研究群体组织模式落后,缺乏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的公共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制约了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活动潜能;学科交叉融合深度不够,在单一学科范围中较难发现新的创新点。由此,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还是比较弱,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还相当少。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增强高校创新平台的集成性、前瞩性。根据中国高校实际情况,要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带动相应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使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能够解决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解决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
  
  一是凝练重大科研目标,构筑创新基地。目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巨大的需求,巨大的需求产生巨大的动力。高校要善于寻找战机,寻找攻坚的突破口,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工作目标,努力建设一批能持续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能否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流的研究手段,靠传统的“小米加步枪”的设备是不可能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为此要以拓宽学科支撑面、加强学科交叉、凝炼学术方向、汇集优秀人才、完善和提升研究平台为主要手段,加强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的衔接,对高校现有的重点实验室进行整合、重组等结构调整。一方面,围绕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以建设国际一流实验室为目标,整合、培育新型国家实验室;另一方面,调整和完善高校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布局和结构。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在高校具备条件的科技前沿领域以工程建设方式,按照先进性、综合性、前瞻性原则,重点培育建设规模化大科学工程,争取逐步纳入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计划,为高校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前沿和交叉学科提供支撑。
  
  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平台。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围绕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振兴装备制造业以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着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的方针,统筹规划,重点改造和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以现有的大学科技园为基础,统筹集成高校的省级技术转移中心、科研中试基地等机构,建设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持续创新能力、能广泛吸纳高校最新科研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开发、经营管理人才的产学研结合平台,构筑产学研联盟,形成合力,成为高校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高校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能力不断提高,有条件的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及军工科研优势,引导科技要素在军民之间的双向流动和转移,加强与军工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成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与生产实体,形成有高校特色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三是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创新平台。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科学数据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显著,特别是科技创新直接源于科学数据的积累与应用。科学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战略资源和财富,只有被更多的人所共享,才能显示出其宝贵的价值。因此科技创新平台中要有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其主要任务是与国家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设高校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要实行开放的知识体制,实现知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科学体制,要求知识一旦生产出来就应该尽快将其公开披露,让社会共享,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学术优先权和荣誉权这种特殊的产权形式,以及一套基于优先权的奖励系统,以促进公共投资的使用效率和激励科学家知识生产的积极性。⑾
  
  四是建设科研创新团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队伍建设。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是学术研究的帅才和将才;二要有杰出的学术骨干,他们承上启下,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三要有一大批辅助力量,特别是我们的研究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三种人组织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精锐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是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凝炼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的关键。通过平台和基地建设汇聚队伍,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走出汇聚学科队伍的新路,实现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出奇制胜”。创新团队建设主要是以重点科研基地或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扶持一批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对涉及学科较多的团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并配置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科研人员编制。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人才、尤其是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五是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平台建设。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学术管理体制,人员不能流动、管理机制比较僵化,造成学科会聚、交叉时科研群体管理机制平台建设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一些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最终固定成为各系或学院的附属机构,“对国家和大学自身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对科技发展机遇的快速反应与自主投入预先研究、自由研究以及资源整合等。”⑿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尝试建立有关跨学科科研项目的组织机制,改变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的局面、建立流动开发的新机制,要有利于激励创新包括激励个人自由研究和激励创新团队的不同机制,有利于汇聚人才,有利于汇聚学科、整合资源,有利于对新方向、新机遇的快速决策反应。努力形成研究方向稳定、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团队。同时还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形成容纳学科会聚的宽容的学术氛围及其评价机制,倡导持续学习、协同合作、相互关心以及相互信任的学术氛围。”⒀
  
  五、增强服务体制机制的协调性、优化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高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会的进步依赖于高等教育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高等教育也只有在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中才能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但是如何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体制机制的协调优化是一个根本的因素。长期研究科技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森宁认为美国硅谷成功的真正奥秘,是因为硅谷有了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生态环境。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既得益于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得益于它服务社会体制机制的协调优化性。为此,大力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必须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环境,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和生产的需要,根据生产的需要确立科研课题。
  
  目前,从个体来看,高校服务社会体制机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激励评价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高校教师科研的方向、目标、重点背离了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需要,出了不少的抽屉、实验室成果,转化不成现实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无益。二是缺乏良好的规划体制机制,社会服务过多地注重短期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重视长远规划和社会效益,学校和社会之间还远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供求合作关系。三是内涵发展体制机制不足。高校忙于新增专业,对学科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还没还不及深入思考,就加入争夺生源,开拓市场的行列,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社会服务项目的含金量不足。四是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结合存在障碍,产、学、研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一方面高校在研究开发阶段,课题与区域经济和经济发展脱节,相当高的科技游离于企业、市场之外。成果转化阶段,产、学、研三方面知识产权、收益分配等问题较多,难以协调。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等各级技术机构相互分隔,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科技成果商品化、产品化的中间环节相当薄弱,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为此,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必须加强高校服务社会体制机制的协调优化性。
  
  首先,完善社会服务的动力激励机制。代表观点是国外学者施莫克乐、罗森伯等提出的技术推动(高校自身),市场竞争的拉动,以及后来学者补充的广义上的政府推动作用。⒁从外部来看主要是完善高校社会服务的市场竞争机制,给高校参与社会服务以压力,政府以法律法规、政策资金等方式为服务提供支持,其他社会组织在成果信息管理、风险投资、文化氛围创造等方面为服务提供支撑。从高校内部来看,一是建立健全分层次、分类别的人员考核制度。完善“技术推广系列”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对从事面向市场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技术推广的教师,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所作的贡献为依据,评定相应职称。二是完善资源分配制度。对地方合作重大项目,在安排实验室、下达研究生招生指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必要的倾斜。三是建立孵化机制。通过中介服务等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地方合作“种子基金”,对重大项目予以必要的前期经费支持。
  
  其次,建立社会服务的导向机制。高校社会服务必须服从学校的总体布局,要有利于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利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科研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学校总体实力的增强。在此基础,高校社会服务要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需求进行学科专业、科研主攻方向的调整,引导教学科研人员结合本地区的社会经济问题、技术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咨询服务工作,使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方向,最大限度地与本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
  
  第三,建立社会服务的平衡机制。高校社会服务要健康、高效地发展,还必须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关系,建立协调三项职能的平横机制。三项职能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社会服务能直接了解社会新的需要、新的问题,为教育补充丰富的内容和为科研提供信息与课题。而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丰硕,又都成为高校社会服务的前提和优势。只有二项职能之间平衡协调,相互促进,才能保证社会服务的正确方向,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此,应当统筹考虑发挥好“三大职能”作用,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在服务中求生存与发展
  
  第四,建立社会服务的评价分配机制。如今,“高校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出现了与时代发展要求的不匹配。现有的评价体系将强调‘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学科的评价指标放大到了所有学科。……对于符合应用研究、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等学科科研人员特点的产学研合作绩效、技术服务绩效等甚少考核,专利和知识出纳权在科技人员的职称晋升中却没有多大的意义。”⒂为此,要及时改进对大学科研人员的考核与评价标准,突出产学研的联动性,将产学研战略联盟绩效指标纳入到新时期高希哦啊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中去,要把是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评价科研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尺。同时,社会服务所创造的经费效益,社会服务参加者根据其实际贡献大小按一定比例提成。以经济利益的合理分割保证各方权益及产学研综合体的良性运行。要积极推进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在探索科技创新、经济成长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方面取得实效。高校创办的企业,教师科研人员可以专利或技术人参与分配。
  
  第五,建立社会服务的管理发展机制。要加强统筹,把社会服务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强化政策引导,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关系,设立全校性社会服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或由有关职能部门代理执行全校社会服务的管理。同时加强规划,制定配套的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制定社会服务发展规划,加强队伍建设,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思想作风好、科研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社会服务骨干或队伍。高校社会服务必须制定战略规划,协作各方拓宽视野,着眼长远,克服利益“近视”,关注未来发展。建立滚动发展机制。学校、教学科研单位的社会服务收入可按一定比例提留作为社会服务或创业基金,用于支持、鼓励、发展本单位的社会服务,使其形成良性的滚动发展局面。
  
  第六,建立高校、政府、社会三者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目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创新的分工上不能很好地对接,严重影响了技术转移的效率,同时,产学研之间也相互抱怨、没有形成高效的合作机制。为此,高校要构建开放式的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校与政府合作平台、高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平台、高校与企事业合作平台等多种服务平台,共建具有“长期的、稳定的、互惠的、共生的协作关系的产学研战略联盟”。⒃一是完善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的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校与政府合作平台、高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平台、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等多种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的技术难题攻关。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通过开展科技公关、项目联姻、成果孵化等形式,组建以学科团队为核心的高水平合作团队,联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三是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寻求政府支持、引入互动机制、拓宽服务领域等途径,建立高校、政府、社会三者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保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第七,建立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机制。在任何社会中,大学在科研中都不可避免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并建立为产学研各方牵线搭桥的社会中介机构,引导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开展,便显得极为重要。”⒄ “新形势下国际竞争的焦点在于知识竞争,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美、欧、日等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需要政府做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三大环节的有效链接和匹配。”⒅国家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为高校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应明确高校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研发项目作为高校科技创新重要选题的目标。国家要通过立法和相关政策引导,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各种科技创新的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为开展大协作、大攻关,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创造条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制定更有力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注释:
  
  ⑴朱国仁:《从“象牙塔”到社会“服务站”———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的历史考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⑵谈松华:变革与创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⑶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9页。
  
  ⑷马德秀:《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国高校的超常规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⑸郑旭:《地方高校以特色发展服务区域社会》,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⑹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⑺徐真华:大学应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高素质公民,中国青年报,2010年01月03日
  
  ⑻参见张正义、吴 鑫:《论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动态能力”建设》,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⑼陈时见、甄丽娜:《美国高校服务历史的发展、主要形式及基本特征》,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⑽席酉民等:《现代大学功能和创新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0页。
  
  ⑾参见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231页。
  
  ⑿⒀潘云鹤、朱经武:《学科会聚与创新平台:高新技术高峰论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68页。
  
  ⒁⒄罗焰,黎明:《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巴蜀书社22009年8月版,第66、149页。
  
  ⒂⒃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221、22页。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