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价值体系建构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1-09浏览次数:7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综观世界的价值观变化,直面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现实问题,尤其着力于搞清当前中国的价值转型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做出自己的理论解读和思想指导,并在中国的社会进步中谋求自身的理论更新和形态发展。应当看到,中国今天的变化实际上是世界各国价值变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中国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既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多种类型的国家曾经遇到的多重问题的集合,也有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进程中所独特生成的许多新问题。当前中国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既是中国社会价值复杂性的继续,也是在中国快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发生和多重表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把中国价值体系建构问题置放到全球价值重构的进程和背景中来加以考察。

  首先,我们应对当前中国的价值状况有个清晰的了解。一方面,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正在作为一个大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社会内部各种价值要素和价值观念之间激烈冲突,表现为社会矛盾突显,社会冲突频发,价值状况堪忧,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思考,中国今天复杂的价值状况是怎么形成的?历史地看,中国过去是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那就是以儒学为核心、儒释道兼容的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和实践体系。但是近代以来它们却不断地受到冲击,而且社会中不断地加入新的元素,这些元素又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合起来,没有能够融汇为有机的社会价值系统。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始,西方文明借助于其现代化的“船坚炮利”入侵中国,让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抵御机制,其表现是一方面我们搞洋务运动,一方面又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接下来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要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希望把西方文明整体性请入中国的殿堂,但由于国共关系破裂,这种努力并未能持久,也未能真正转变为大众行动;很快又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难当头,顾不上搞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有过对于现代化的狂热,也经历了对现代化的误解,还有文化大革命的价值颠覆等。回顾这一段历史,说明中国的复杂价值状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的建构。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它要求建议一套以个体为单位、以市场为基础的价值体系,这就不得不冲击到每一个社会民众,影响着社会的深层价值基础。所以我们现在谈价值体系建构,必须能够直接面对大众的价值理解和价值期盼,要能够适应也能够引导大众的价值生活与价值选择。

  第二,把中国价值体系建构问题纳入世界价值变革体系中加以考察。从近30年以来的世界变化,特别是当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可以看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相关性和变化同步性。目前整个世界都在反思各自的价值观。首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最发达国家在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从布什总统下台前提出的7000亿救市计划,到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提出的“无核时代”,减碳排放,到希拉里国务卿提出的“巧实力”等,其实都是他们不断调整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美国政府在思考要不要干预经济、干预市场?要不要干预到最底层的经济生活?以及如何更好地占领世界的道德高地,在价值观层面引领世界的发展?其次是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现代化冲击,迄今为止一共形成三种基本的选择,得到三种不同的命运。一种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希望要加入现代化全球化的体系,却又无力控制自己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最终是共产党失去政权,社会改变颜色;一种是有的国家希望通过将社会封闭起来,隔离于世界现代化全球化,保持他们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政权,结果则是经济发展滞后,国家难以富强,人民难以享受幸福生活;第三种情况就是中国和越南,既要积极加入现代化全球化,又希望将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于是积极改革开放,加速现代化进程,又要积极地发展掌握。由于全球化本来就不是由共产党创立的,现在共产党要领导这个进程,所以必须积极地改变自己,同时既要顺应全球化,又要适当地改变全球化,这就必然面临非常复杂和尖锐的挑战。

  第三,要以复杂性的思维来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谋划中国的价值体系构建。借助于世界价值体系的复杂变局来考察中国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才能够深度理解推动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构建合理的社会价值体系所具有的极端复杂性。中国社会3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的发展历程,当今的中国社会也浓缩了世界上近300年时间进程的各种东西,包含其成就,也难免其问题。我们现在的复杂的社会问题群中,既有传统社会主义的矛盾,也有传统资本主义矛盾;既有新社会主义的矛盾,也有现代资本主义的矛盾;既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矛盾,也有我们自身不断产生出来的新的矛盾,等等。这多方面的矛盾内在交错,互相牵制,其复杂性程度是其它国家并不多见的。应该看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会削弱主流价值和核心价值,影响大众的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多种价值因素重新整合并构建主流价值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特别重视以复杂性的思维来看待复杂的价值现实和价值观念,在多重线索汇聚和多元变化整合的动态过程中更好厘清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处理好各种价值元素的关系,以系统性思维更好谋划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在批判与建设的统一中构建起健康合理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欧阳康

来源:人民网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