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18日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1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时表示,中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的后改革时代,中国已进入从全面革除旧体制到全面提出新体制的阶段,这是五中全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的提升。 “十二五”规划在确定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时并没有像历次规划一样提及具体的发展数字,而更加重视民生,更加重视社会建设。郑功成表示,这将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十二五”规划建议主要是一个纲要,“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还要经过国务院进行具体化,明年提交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才能最后确定,届时会有很多与民生和福利有相关的指标和规范。 中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的后改革时代 郑功成表示,从现在的建议来看,经济增长和GDP增长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核心指标。过去一直提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这句话也淡去了,民生和社会建设的目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不能说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不重要了,但是,更加突出地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标志着一个什么呢?郑功成认为,这可以视为我们国家已经走过了单纯的追求做大财富蛋糕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时代,进入了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协调发展、同步发展的一个后改革时代。 中国已进入从全面革除旧体制到全面提出新体制的阶段 郑功成表示,中国以往是全面革新旧体制,现在则到了全面提出新体制的一个阶段。所以,五中全会对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影响深远。如果把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放在一起来看,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社会体制、社会发展相当滞后,就像一个人,如果这种状况下去,可能会越来越畸形的。 所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决议以及“十二五”规划建议,实际上是要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重,国家发展将从追求经济或者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转变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质的提升,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