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敬宇:构建“接地气”的评价标准 ——以应用经济学研究为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08浏览次数:715

    在当代,经济学是一种显学,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济学的地位似乎要比其他学科高一些。然而,如何更好地评价经济学科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科研所在的经济学、金融学领域,重点就当前应用经济学研究中片面强调数理模型的评价标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与各位同仁交流。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经济学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本是“经世济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先哲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和阐释,它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先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及其对经济学的深刻认识。因而,经济学应当是为苍生、为百姓而言的。经济学应当关注社会、经济和民生,它应当为政府、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然而,各种客观事实表明,目前我们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特别是评价体系和方法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由于传统经济理论与方法的本身存在的固有缺陷,使得人们对客观经济金融活动规律的认识还是极其有限的。比如,在上世纪末期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观点及其“治世良策”,实践证明并非科学,这些都打破了人们对于经济学的迷梦和憧憬。事实上,近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某种程度上恰是当代经济学、金融学片面追求模型、计量,脱离经济学应有的“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在无良知、无责任的“模型经济学”下一步步酿成的灾难。

  对于传统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反思,迫切地要求我们社会科学理论和教学工作者能够积极地探讨新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特别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而这个问题又须臾离不开对于经济学科学成果的评价问题。这一切就当前而言,都是极其迫切和重要的现实问题。

  古今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个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产生出了许多辉煌的理论和思想。尽管它们派别有异,思想不同、方法不同,但它们就像一棵棵大树一样,必须深深植根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并从这些沃土中吸取着养分。人文社会科学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这应当是一切社会科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研究阐释,一直是经济学工作者始终不渝的理念。然而,随着经济学地位的提升,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研究界,出现了当代的“新八股”论文,这些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是不相吻合的。比如,在研究中,一些学者只是在“制造”一些模型,罗列一些抽象的数据,并没有与现实的亟须解决的问题相结合,由于缺乏相应的调查研究和现实考察,因而也就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说明,更不可能提出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我们的社会科学评价标准也迎合了这种现象。继而,一些学者又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刻意去制造一些“新八股”论文以迎合这种评价标准进而获得某种认可。二者相互促进,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整个经济学研究领域“新八股”、“洋八股”论文蔓延。

  在这种评价标准引导和诱使下,导致了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教学等方面严重与现实问题脱节,远离了中国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经世济民”的宏旨,也直接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持有的人生道义、学术智慧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格尊严、社会使命和气节被趋炎附势、急功近利等所代替,“经世济民”不再是学者的追求,甚至被当成落伍和障碍。这二者的失衡,使得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好社会科学研究与解决现实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担负起一个真正的经济学者的重任。

  过分强调模型、片面强调数理方法(却不理会这些方法的真实有效和数据的客观)往往使一些教师、学生误入歧途。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尽管社科研究貌似繁荣,但却又颇似一棵无根的大树,没有深深植根于大地,因而也就没有生命力。这种评价标准导致的后果,就是持续不断地制造新“八股”式论文,人们看到的只是表象的繁荣,然而这棵大树却没有“根”,它没有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它是脱离现实社会的“大树”,它是为了迎合评价标准而“制造”出来的书斋经济学、论文经济学、模型数据经济学。在掌握现代人类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社会科学的同时,经济学者如果没有与其使命、道义、良知相结合,就不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权威性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这既事关经济学的评价问题,也会直接影响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人生追求。争论探讨这个问题的实质,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在探求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在坚持与蜕变之中,经济学者何去何从,经济学研究何去何从?似乎是迷雾,有很多问题没有厘清。但路在脚下,我们必须前行,必须思考,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者?我们应当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经济学者?

  虽然迄今为止,经济学家还未找到一个能够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统一框架。自然,评价经济学的标准也是多样的。然而,经济学自把人类决策行为和社会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天始,就已命定,经济学永远都不可能仅仅是模型、数字,它还是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它也不仅仅是自私、竞争、封闭和垄断,它还应当是协调、开放、包容和互助;它是对人类心灵和行为永无止境的求索。因此,那种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只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区域内,它绝无普遍性。如果把它扩大到整个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甚至上升到对于经济学研究的评价标准而肆意裁量、武断地评判经济学研究的优劣,一定会导致整个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歧途。

  一言以蔽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宗旨决定了其评价标准要接“地气”。评价人文社科,特别是应用经济学的标准应当是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所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都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换言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它不断关注现实,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想必,这也应当成为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