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建的理念与变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22浏览次数:70

    摘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宏观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发展观决定一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及其运行模式,发展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取得较大进步,但与SNA-2008相比还存在差距。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理论与经验,改革与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满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可持续发展

  发展观演进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变革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20世纪经济学领域乃至人类社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迄今为止,有6位学者因在国民经济核算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有3位学者因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经济问题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第一,它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确立一系列核算概念、定义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形成一套逻辑一致和结构完整的核算标准和规范。第二,它遵循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它通过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数据,系统地反映从生产、分配到交换、使用的经济循环的全过程,以及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因而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历史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推荐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它建立在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上,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服务。二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Material Product System,MPS),它为计划经济国家的经济管理服务。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经济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尤其是苏联解体和经互会(The Council of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CMEA)解散,MPS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逐步走向消亡。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际一体化局面形成。目前,除了古巴和朝鲜,世界各国均实行了SNA模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纵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发展观决定一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及其运行模式,发展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随着发展观的演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了四个版本的SNA,即SNA-1953、SNA-1968、SNA-1993和SNA-2008。

  SNA-1953适应经济增长观需要。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战略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观认为:GNP的提高可以自动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最终消除贫困现象;经济增长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民主化;经济增长了,就有了平均分配的前提,社会的其他目标也就自然会实现。因此,增长的根本任务就是尽快提高GNP水平及其增长率,GNP或人均GNP及其增长率等指标就是度量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标准。

  SNA-1968适应社会发展观需要。进入1970年代后,人们开始对经济增长观的各种弊端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全面反思,认为经济增长观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对人的其他社会福利方面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社会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科技、社会和个人的全面综合及协调的发展过程。这就是社会全面、多元的发展观。SNA-1968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国民经济账户的精心设计和开发;二是建立总量分解的经济模型,为经济分析和政策服务。主要表现是:引入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和资产负债及国民财富核算,并辅助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核算、社会核算矩阵等,从总体上满足了社会发展观的需要,提供了度量社会发展的社会指标体系。

  SNA-1993适应可持续发展观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倡和普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观的最重要进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致力于:第一,消除贫困和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第二,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第三,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延长资源的可供给年限,不断开辟新的能源和其他资源;第四,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第五,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建立公平的分配原则;第六,推动技术进步和对于危险的有效控制。在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正性原则下,同时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SNA-1993不仅框架内容有较大变化,而且更新了一些概念和术语,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其创新与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以经济核算为中心,建立环境核算卫星(附属)账户体系;第二,增加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要素的核算与分析;第三,强调对非正规经济的核算。

  SNA-2008适应包容性增长观需要。包容性增长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它寻求的是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包容性增长观下,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40届会议于2009年2月发布SNA-2008。②SNA-2008的变化是为了与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方法论研究的改进和用户的需要更加协调一致:结构上的变化,满足了新经济环境的需要;各种议题和核算内容的调整,吸收了方法研究的进展;与其他国际统计手册的协调及SNA-2008在全球执行力的加强,保证了更好地与用户需求之间的衔接。SNA-2008对SNA-1993作重大修订的44个核心议题,几乎贯穿了SNA的所有内容,但主要集中于政府和公共部门、非金融资产、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国际收支等问题上。它更加关注政府公共服务活动、资产、金融服务和国际经济活动,强调对国民经济账户的拓展应用,新增加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国民经济账户为基础,扩展在新经济环境和重要核算问题上的应用。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不同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需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中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MPS模式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按照MPS模式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5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按照MPS模式开展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提供了一系列国民经济总量指标以及国民收入积累率等重要资料,服务于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民经济核算工作陆续恢复,但并未完整地实现MPS,而是根据当时的需要,有重点地采用了一些内容。因此,这一阶段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不系统、不全面的,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它的缺陷也日益突出。

  MPS与SNA混合模式阶段。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需要,在继续实行MPS的同时,我国从1984年开始着手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家统计局于1985年第一次统计核算SNA中的综合性指标GNP。1992年推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在这套方案中,MPS内容仍然占有相当的位置,表现为两种模式混合的特征,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没有实现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变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能放弃MPS。③

  SNA模式阶段。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SNA模式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使MPS失去了生存的条件;第二,MPS不适应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第三,MPS的通用性与国际比较性日趋淡化直至消亡。1993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在全球范围内通用SNA。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中国于2003年颁布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④它在结构上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在内容上涵盖了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环节和方面,在操作上基本满足了经济转轨时期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6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制定国民经济规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及对外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依据。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科学发展

  虽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SNA-2008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和国际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理论与经验,完善与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满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

  建立绿色经济核算,支撑绿色低碳发展。201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共有近1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5万多名代表参加。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国际会议,说明可持续发展确实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前景的重大命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必须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加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提高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水平。第二,建立绿色会计、审计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夯实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第三,建立健全绿色法律法规,保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运行。第四,改革与发展资源环境统计方法与制度,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第五,加强宣传与教育工作,提升社会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认识水平。第六,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联合国2012年发布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框架,⑤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提供指南。第七,加快绿色GDP核算的试点工作,推进绿色GDP核算工作的进程。 综上所述,我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性、理论性、前瞻性和适用性为原则,加快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制度建设。在理论与方法上,科学估价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建立绿色GDP核算账户体系和绿色经济指标体系;修正现行的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构建国民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在政策与法规上,制定绿色统计、会计和审计的准则、制度和法规,为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实践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绿色GDP核算工作,加快绿色GDP核算的基础工作建设,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和制度,既落实科学发展观,又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地位。

  健全能源核算,推进节能减排。能源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能源统计核算数据既能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监测、能源产业发展和节能技术推广的计划、环境统计、经济决策的需求,也为国际组织以及普通大众等用户所需要。将能源统计作为官方统计的一部分,可以保障能源信息的有效、可靠、全面、协调和及时。节能减排是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而有效的节能减排工作离不开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统计监测制度离不开统计指标体系。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不仅需要与能源及污染排放相关的货币量指标,也需要实物量指标;不仅需要能源产量和消费指标,也需要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加工转换、库存、利用效率、综合利用及污染排放等全过程的指标;不仅需要生产性能源指标,也需要生活性能源指标。

  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满足不了低碳发展的需要,为建立科学、完整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的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完善能源核算体系,支撑中国低碳发展。

  物质流核算(Material Flow Accounting, MFA)是运用系统思想研究经济活动中物质资源新陈代谢的一种方法。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总量核算模型,核算与分析一定经济规模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消耗和总循环量;二是物质使用强度模型,核算与分析一定生产或消费规模下,物质的使用强度、消耗强度和循环强度。物质流核算的基本观点是,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输入经济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的质量与数量,以及从经济系统排入环境的废弃物的质量与数量。前者引起环境的耗减和退化,后者导致环境污染。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国家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分析研究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和物质的流动状况。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ititute, WRI)是除欧盟外,世界上研究物质流核算的第二大机构。2000年,该所完成“国家之重”(The Weight of Nations: Material Outflows From Industrial Economies)的研究,⑥对美国、德国、日本、奥地利、荷兰等国的物质排出流进行了分析。2001年,欧盟统计局颁布物质流核算指标的指导性文件,推动了物质流核算研究进一步深化。

  我们可以立足国情,借鉴物质流核算理论与经验,建立能源流核算(Energy Flow Accounting, EFA)体系,完善中国能源核算体系,以服务于中国低碳发展。能源流核算的重要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能源流进行核算与分析,全面把握能源的流向与流量。建立在能源流核算基础上的能源管理则是通过对能源流动方向和流量的调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设定的目标。这与中国低碳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低碳发展要求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低碳发展谋求以最小的能源成本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并以此来解决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能源流核算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能源流核算在低碳发展中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减少能源投入总量;第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三,增加能源循环量;第四,减少最终废弃物排放量;第五,支撑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

  健全服务业核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由于受MPS核算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影响,中国服务业核算基础薄弱,核算方法尚不完善。服务业核算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重要课题。一要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获得及其质量保障体系;二要加强常规性服务业核算,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表明,常规性服务业统计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GDP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⑦三要研究服务业生产价格指数和服务贸易价格指数的编制理论与方法;四要健全服务业产出核算,服务产出核算的关键之一是产品定价;五要加强服务业核算的应用,应用服务业核算方法与数据,可以完善GDP核算方法与制度,揭示服务业发展规律,确立服务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服务业发展对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的影响。

  完善R&D核算,促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是科技活动中最具创新性的部分,对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D核算是对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活动规模、布局、结构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影响的定量测定,它能够为科技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平台,因而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较为系统地提出科技指标并将其应用于常规科技统计调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首次实施了全国科技普查,并形成以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统计局为主体的基本科技统计调查框架体系。之后,国家统计局建立科技综合统计年报制度,综合反映中国科技投入总量及其分布情况,使科技投入能在国家层次上进行国际比较,反映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能力建设的差距,为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供依据。从20世纪90年代起,科技统计得到较快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中国的科技统计制度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科技统计资料的综合利用随着信息平台的完善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技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科技统计的制度建设仍然滞后,科技统计工作不能快速、灵活地满足政府科技管理和宏观决策工作不断提出的需求。我们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全社会的R&D调查体系,也没有一套成熟的指标体系。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不断融合的今天,R&D统计核算与经济统计发展的不平衡性愈来愈明显。现在,这种科技统计的情况基本上无法反映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中国R&D核算旨在全面统计核算中国R&D活动的总体规模和分布情况,研发队伍的规模和素质状况,研发资源的投入、成果及产出效益情况,政府对R&D活动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等。通过核算,进一步规范科技统计工作,完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夯实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人才中长期规划、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监测和评估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提供依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1AZD031)

  注释

  1 Frits Bos, "The National Accounts as A Tool for Analysis and Policy: In View of History", Economic Theory and Data Compilation Issues, VDM Verlag, 2009.

  2 5 United Nations, European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World Bank.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08, New York 2009, http://unstats.un.org/unsd/nationalaccount/docs/SNA2008.pdf.

  3 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年。

  4 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6 Emily Matihews, "The Weight of Nations: Material Outflows From Industrial Economies", Washington, 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http://pdf.wri.org/weight_of_nations.pdf.

  7 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朱启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国民经济理论与政策、可持续发展、公共经济等。

  主要著作:《可持续发展评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