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普:学术殿堂要给思想者留出空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15浏览次数:70

    学术研究的最终归宿在哪里?古人强调学以致用,今人主张服务现实,总之要有用,这一点恐怕没有疑问。但有一点要弄明白,这就是要处理好思想、学术、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科学概念体系中,思想好比是“顶层设计”,处于最高层,高于理论和学术。先有思想,后有理论和学术,因为只有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的思想,才能成为理论和学术。再往下,就属于知识的应用层面,所对应的职业是专家。思想处于宏观层面,理论、学术处于中观层面,对策、办法处于微观层面。从另一个角度看,思想和理念解决的是“道”的问题,规定着学术和理论的方向、性质,处在最高层面;学术和理论是对“道”的阐发和论证,处在中间层面;而对策和办法是对“道”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相对处在底层。

  人们对“思想者”一词并不陌生。一般而言,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更大的可能是思想者、思想家,而非专家学者。如孔子,应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人,提起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思想家、教育家。再如马克思,作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人,他本人并没有当过教授或研究员,只是一个自由职业者。1883年马克思去世时,恩格斯在著名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展“千年思想家”评选活动,马克思高票当选,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这说明,在世人看来,马克思的真正身份是思想家。

  但现实生活中,思想者、思想家往往少被提及,也少有人想当思想家。因我们在精神领域里过于强调统一思想,那些有独立思想、不愿意盲目服从的人,往往要付出代价,这从根本上压缩了思想者产生的空间,因此也就难以产生世界级的学术成果、学术大家。此外,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也没给思想者留下多大的余地。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重视学术成果,忽视思想成果;重视培养专家学者,忽视培养思想者、思想家。学者们对这种评价机制习以为常,忙于写论文、出专著、做课题、评职称、当博导,简直成了没有思想的学术机器。应当说,一定的学术规范是必要的,但如果将其绝对化、固定化,则会扼杀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创见。有人开玩笑,孔子如果活在当下,凭着1万多字的《论语》,按照现在的学术量化考核办法,恐怕连副研究员都评不上。

  目前,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际上不能涵盖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领域,两者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思想研究。思想是学术的灵魂,没有思想性,学术就缺乏精气神。实际上,就数量而言,中国的专家学者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原创性的学术成果非常缺乏,这恐怕与思想者在学术界、理论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为此,应当改革现有的学术评价机制,在学术殿堂里为思想者留下一定空间。一是要有宽松的环境,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思想和学术问题上不打棍子,容许思想者的存在,让他们独立思想,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二是在学术评价上,要逐渐改变过于刻板僵化的做法,鼓励学者发表思想类的研究成果,只要是有思想价值、有社会影响的著作和文章,即使不符合现有的学术规范,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也应当予以重视,给予肯定和好评,甚至可以作为绩效考核和晋升职称的依据。这或属权宜之计,但也不失为亡羊补牢,可解燃眉之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研究室)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