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联、科协2010学术年会工作报告:经世致用,在服务转型升级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4-20浏览次数:44

 

经世致用,在服务转型升级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浙江万里学院社科联、科协2010学术年会工作报告

(2011年3月25日)

一、围绕中心,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建大平台,促大联合——2010年工作回顾总结
2010年,浙江万里学院社科联、科协在省市两级社科联、科协的领导和关心下,在校党政班子带领下,在我校广大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围绕服务于人才培养(教师成长、学生成才)这条主线,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创新机制,丰富内涵,不断推动我校学科融合发展,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大平台,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科技创新与突破,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召开校社科联第二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探索高校社科联的功能与机制
2010年1月,我校成功召开了校社科联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校社科联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主席和主席。将各相关二级学院院长增选为副主席,充实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研究骨干为常务理事和理事,形成了新的校社科联“大”构架。同时,在本次会议上,进一步丰富了我校社科联组织的层级结构,建立了二级学院社科联组织,改变了仅有校级社科联组织的单一形式,扩展为校院两级社科联组织新架构。建立了一个社科大家庭、大平台,汇聚了全校的社科专家与学者。
(二)建立跨学科、多领域相融合的研究基地与科研创新平台,汇集社科研究者与科协工作者,致力打造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库”
1、立足区位优势,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创意文化研究中心”,为浙江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09年初,我校瞄准浙江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大港、大海、大桥经济,紧扣省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脉搏,整合了校内商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不同学科研究力量,经过两年多来的申报、论证和专家评审,2010年6月正式破例获得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创意文化研究中心”。
自基地申报建设以来,我校社科研究者逐步向基地设定的研究方向汇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骨干成员承担了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9项,出版相关专著3部,发表一级核心期刊论文10多篇,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得到了省市政府、部委领导的重视。例如我校承担的科技部软科学地方合作重大项目成果“宁波第四方物流带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得到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的批示,并获得了物流采购联合会的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紧密围绕基地方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人才培训活动,如举办“宁波市物流企业高层研修班”等。
2、瞄准宁波特色,借助中国社科院高端智力支持,建有宁波特色的市社科研究基地与平台,服务宁波经济转型发展。一是再度牵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借“智”提升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2010年1月,在宁波市与中国社科院战略合作年度工作会议上,在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建立“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取得良好成效的合作基础上,我校再次牵手中国社科院合建“创意设计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并依托中心承担了中国社科院2010年国情调研项目《宁波调研基地——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与国际贸易政策体系的完善》。二是立足甬商,继续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宁波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市甬商研究基地”。2010年3月,继我校宁波市甬商研究基地在第一轮宁波市社科研究基地验收评比中获第一名后,在宁波市第二轮社科研究基地申报中,宁波市甬商研究基地再次落户我校,并开展了“宁波民营企业成长研究”、“甬商与其他商帮的比较研究”两个方向的研究工作。三是搭建和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校级研究平台,紧跟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经济转型新需求。如成立浙江万里学院法经济学研究中心、宁波市港口物流研究所等。
3、立足科技服务,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为产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加强省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实验条件。2010年10月,我校作为第二单位的“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获得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单位立项。此外,我校承担的4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在2010年评估检查中全部合格,有的已达到良好等级。二是强化宁波市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为解决产业共性难题提供技术服务。2010年6月,联盟组织专家、企业家到日本食品加工企业和食品研究机构的考察和学习;7月,联盟商研宁波果蔬加工产业十二五重大项目,并绘制宁波市果蔬加工技术路线图;同时,联盟还举办了300余名学员参加的“宁波市农产品加工高级研修班”,建立了《食品联盟网站》、倡办《联盟简报》,传递信息、构建交流平台。此外,2010年12月,我校成为“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三是积极发挥院士工作站平台的引航作用,指导和引领我校学科和科研的发展。2010年7月,以院士工作站为依托,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为主任的“现代微生物技术与应用”学术委员会,指导我校承担的“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工作;邀请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指导我校食品加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进行指导。
(三)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着力培育我校社科研究者与科协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动我校科研水平提升
我校社科联、科协十分注重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来培育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各级项目申报,强化立项管理,激励产出高质量、高水平成果,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1、科研项目数量与层次不断提升。2010年,我校科研项目申报810多项,获立项251项,到位经费1793.27万元,其中纵向1327.27万元,横向468.00万元,到位经费较上一年度增35%。其中在人文社科领域,我校社科研究者共申报各类项目480多项,新增立项155项,到位经费480余万元。其中我校法学院易凌教授《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研究》获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重大项目;商学院王艳玲教授《基于地方产业链的区域物流协同模式创新与对策研究》获国家科技部软科学一般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7项,省社科规划项目9项、省社科联项目14项;市社科规划项目18项;省教科项目4项,教育厅项目21项,其他项目60多项;横向项目20余项; 在自然科学领域,我校科协工作者共申报各类项目330多项,新增立项96项,到位经费1300多万元;其中《基于几何群论与图灵机观点的分形研究》等7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资助,获得省部级12项、各类市厅级项目69项、其他项目9项。2010年累计结项44项,结项质量和结项率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2、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持续涌现。2010年度,我校老师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0余篇,其中一级期刊及三大检索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27部。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申报的“中华鳖良种培育及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我校还先后获得其它科研成果奖项共17项。其中,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获省第十五届哲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宁波市第三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
3、学科与科研团队日渐成长壮大。围绕“重中之重”学科形成了不同学科方向科技创新团队,如省高校“服务于渔业产业的生物技术创新团队”、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水产品加工创新团队”(第二参与单位);围绕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和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省高校“港口经济创新团队”、“现代物流与管理”、“临港现代服务业”、“创意文化”等不同学科团队。同时,2010年我校还新增8支宁波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及省级科技特派员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名,宁波市新农村建设顾问团专家3名。
(四)立足浙江(宁波)的经济与社会转型,不断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全力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1、研究成果获政府采用或领导批示,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2010年,我校社科联积极组织和推动我校教师围绕符合地域特色文化、地方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当地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据统计有20余份报告得到相关部门采用或获得领导的批示。闫国庆教授的“宁波以第四方物流带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刊登在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要报》,获得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批示,并得到时任宁波市长的毛光烈同志的多次批示;刘春香博士的“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浙江民营企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研究报告得到宁波市经委采用;杨佐飞老师的“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区域品牌创新建设研究”研究报告刊载在《宁波社科内参》;王敏杰的“宁波人才创新载体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等3份研究报告得到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采用;易凌的“长三角区域环境立法应当加强协调”研究报告刊登在浙江省法学会《要报》,并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
2、共建产学研基地,推进产学研一体发展。2010年6月,在 慈溪——宁波地方院校科技合作交流会上,陈厥祥书记代表我校与慈溪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校地科技合作平台,带去了30多项产学研项目与地方对接,推进我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2010年7月,我校与象山县龙头企业——象山县泗洲头镇的宁波甬盛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基地,并在宁波甬盛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挂牌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工作站团队特派员结对服务企业;2010年10月,鄞州区政府搭台,我校与宁波市鄞州区绿州能源利用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校企牵手,促进经济与技术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3、开展“结对帮扶”与“科技特派”,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2010年12月22日,在我校杨性民校长助理带队下,校科技部深入三门县沙柳镇七个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不仅深入了解了各村村情户情,还将2万余元的物资发放到七村40户困难村户手中,并就下一步开展科技扶贫、科技兴农进行了详细安排。
积极参与“百会联百村、共建新农村”和“千名专家联千村帮万户”为主题的“村会结对”工程,与鄞州区湾底村开展村会结对,在桑果栽培和病虫防治以及桑果汁加工工艺改良等方面进行指导。
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工作。2010年,我校新增8支科技特派团队,将为鄞州石矸绿优葡萄场、东钱湖镇红林村、姜山镇人民政府、江北仙国水果专业合作社、象山蟹钳港水产品合作社、江北区慈城镇八字村等近30多个村镇合作社、公司提供科技支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人才和科学技术。2010年,陈忠法和刘青梅2人获得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
4、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开展专项技术人才培训。2010年9月,我校成功举办“宁波市物流企业高层研修班”,为宁波发展现代物流,对物流企业高层补课充电。2010年10月23日,宁波市农产品安全与管理高级研修班开学典礼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60多位学员主要来自于农产品产销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传授农产品加工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问题。2010年10月,宁波市第八届“优秀农民进高校”果树栽培高级研修班, 共有40名学员,为期半个月,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帮助农民朋友提高农业生产知识。
(五)成功承办高层次会议,促进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学习与交流,展示了我校社科联、科协新形象
1、成功承办首次浙江省高校社科联工作会议。2010年11月11日,我校承办了浙江省高校社科联组织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尽心尽力地为推进浙江省高校社科联工作创新局面搭建了一个经验交流、工作切磋、问题商研的浙江省高校社科联建设的大舞台,并创建了长效持续的会议机制。同时借助这次会议,我校社科联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寻运行机制,提出了“一个中心、四座桥梁、两条路径、四个保障”(即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学科平台、项目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为桥梁,形成了文理相融、学科相跨、校院相促、院院相联的内联机制和校校相联、校企相牵、政校相扶的外联机制,建立了组织、制度、人员和经费四大保障),得到了与会兄弟院校社科联的高度认同,也为他们社科联建设提供了借鉴;作为东道主,我们全方位、高效率、高品质的会务工作得到了参会院校的高度赞扬。
2、成功承办2010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11月29日,圆满承办了2010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得到了省科技厅、省基金委的领导及与会嘉宾的高度赞扬,为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提供了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向全省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的机会,极大提升了他们申报项目的积极性。
3、成功承办宁波市社科联首届学术年会经济与管理学科专场学术会议。10月30日,本次专场会议围绕“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这一活动主题,邀请了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荆林波教授、宁波市经委中小企业处庄世勇处长、宁波市金融协会孙景德秘书长、宁波市科技局专家全继业博士、宁波银亿集团副总裁何建平等专家与我校社科研究者共同探讨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为宁波市经济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4、积极推进学术交流,不断营造校社科联、科协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展 “区域金融论坛暨金融家万里论见”、“企业形象的广告策划”等系列学术讲座,以及一系列研究方法学术沙龙,吸引和汇聚了一批专家和一批师生共同探讨科学问题、社会发展热点与难点。2010年11月,成功承办了SKG(Semantics, Knowledge and Grids)2010国际会议,吸引和汇聚了一批专家共同探讨有关语义计算、知识网络和未来互联环境网格的跨领域的科学问题。
积极参与“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宁波社科讲坛”活动,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普及。2010年,易凌教授、任国岩副教授、张全义副教授等老师先后进行了10余次“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的讲课活动,宣传和普及有关人文百科知识。如任国岩老师主讲“上海世博会与宁波经济发展”,易凌老师主讲“《劳动合同法》解读与大学生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张全义老师主讲“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等。
(六)以社科联、科协大平台为依托,培育创业创新人才
1、组织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自2009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共有108支团队,10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竞赛,60余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经过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参赛学生的辛勤创作,有53件作品参加了初赛,经过校级竞赛层层选拔,共有20个项目推荐参加浙江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其中我校计算机学院选送的《移盾行业解决方案——宁波高新区曼谷科技有限公司》与全国374所高校的640件作品共同角逐,并获得了全国金奖!竞赛成绩的取得,充分程度肯定了我校大学生科技竞赛水平,彰显了我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成效,鼓舞了广大师生的信心。
2、积极组织开展“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0年,我校共有69个项目进行申报,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和指导,共推荐35项参加“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申报,经过省科技厅的组织评审,我校共获得了《慈溪滨海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和N、P的分布、变化及污染评价》、《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汽车电控悬架系统降阶控制研究》等35个项目,获得18万的资助。同时,2010年度,我校大学生科协主席叶晓燕为主的博业学生创业团队凭借《智能防眩目后视系统创业计划》获宁波市2010年青年创业大赛最高奖——特别创意奖。
(七)积极推进“强院工程”,全面梳理与修订与之相适应的科研管理及学术道德规范等制度,为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提供制度保障
1、积极推进“强院工程”,全面修订我校科研管理制度。2010年,校科技部先后对校内10个二级学院进行调研,认真听取了二级学院对科研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考察学习了绍兴文理学院、宁波大学等兄弟院校科研管理的先进经验;全面分析了我校科研在全省高校所处的水平地位,梳理出推进我校科研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并修订了新的科研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浙江万里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浙江万里学院科研业绩赋分办法》、《浙江万里学院科研突出业绩奖励办法》、《浙江万里学院科研学术道德规范》以及《浙江万里学院科技部内部管理工作制度》等。
2、借召开社科联、科协2009学术年会之机,进一步完善了校社科联、科协制度。2010年,根据浙江高校社科联、科协发展的新形势,我校进一步完善了《浙江万里学院社科联章程》、《浙江万里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相继出台了《学术沙龙管理办法》、《社科联之家使用规定》等一系列的校社科联、科协管理制度,明确了社科联和科协的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流程,发挥了与校科研管理制度的协同作用,促进了社科联、科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010年我校社科联、科协工作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市社科联、科协的领导和关怀,离不开我校广大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共同努力,离不开学校各部门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向一直参与、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深感欣慰的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我校社科联、科协的工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尤其与保持浙江万里学院体制与机制创新优势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兄弟院校发展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省市社科联、科协领导给予我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浙江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1)未能全面主动地参与各级各类“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抢抓先机意识不强。在2010年,作为国家“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谋划之年,参与到各级各类“十二五”规划的前期工作,能较好地了解“十二五”期间发展方向,把握先机。在这方面,我校社科联、科协参与这项工作比较少,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为今后工作方向的把握和工作重点的安排带来了了解、熟悉的不便,容易错失一些良好的发展机遇。
(2)人才队伍的发展提升制约较多,亟待培育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学科与科研创新团队,急需取得高层次、高水平成果与奖项的突破。在2010年,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虽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得到了成长,但与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大师的影响力和学术声誉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很难得到领衔国家级乃至省部级重大(点)项目的机会;同时,正因为缺乏名家大师,所以在培育具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的省市级学科创新团队也存在不小的竞争压力。此外,我校社科联、科协在培育高层次、高水平的成果与奖项方面也亟待取得突破。
(3)科研和科技工作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与政府、企业的联动联合有待进一步加强。2010年,我校社科联、科协虽然立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搭建了各级创新平台,但围绕平台开展项目中,把握社会需求不够紧密,尤其是在同政府、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方面同兄弟院校比较存在较大差距,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广度还不够,重大横向项目还未取得突破。
二、把握方向,明确思路,真抓实干,育大成果,促大发展——2011年工作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起步之年,也是我校全面推进实施“强院工程”的关键之年。今天,我校社科研究者和科协工作者的代表济济一堂,谋划蓝图,细研举措,为我校社科联、科协“十二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011年我校社科联、科协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浙江省“两创”战略和宁波市“六个加快”战略,践行“三思三创”活动,按照我校一化三最(最以生为本、最被学生与家长推崇、最受社会好评)的要求,积极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科研水平的提升与突破。
(一)深入解读国家、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理清思路,把握机遇,制定我校“十二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011年,国家、长三角区域、浙江省和宁波市的“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将全面实施,我们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其规划目标、方向与重点,重点围绕《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3125”(即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一个目的、五大着力、五项新突破),以及宁波市“六个加快”,依据《浙江万里学院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及8个子规划,结合我校科研实际情况,对照兄弟院校的发展态势,准确定位新一轮科研与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制定我校“十二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梳理出我校重点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着力培育优势科研创新团队,重点扶持优势科研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培育一批重大项目,产出一批重大优秀成果,取得一批重大奖项的突破。
(二)以师立校,培育科研创新团队,不断壮大和提升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队伍
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培育我校科技领军人才。根据我校学科与科研“十二五”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地聚集资源,重点培养和引进人才,继续开展“博士—教授工程”,着力培育“钱江学者”、“甬江学者”、“151人才”、“4321人才”,培育出部分研究领域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有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的学者与专家。
以申报省市科技创新团队为契机,立足当前浙江(宁波)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把握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新趋势,打破现有学科界限、研究领域隔阂,全面整合各学科优势的社科联研究者、科协工作者,优先培育特色明显的科研创新团队。
发挥社科联、科协的人才库作用,积极推进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参与“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社科讲坛”等活动,积极组织参与省市县区的各类专项人才培训工作,让老师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的同时促进自身成长。
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科协作用,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创新竞赛活动,继续组织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树立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三)借助社科联、科协大平台,实施“两创两服务”行动,把我校建成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和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源
2011年,是我校实施“强院工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充分借助校社科联、科协大平台,在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与大院大所名校合作,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邀知名专家学者合作,在合作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中不断实现科研水平的提升与突破。
积极推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好政府的智囊团,做好产(企)业升级的技术创新源。“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我校要着力在临港现代服务业、海洋与现代渔业、IT与通信技术等相关特色领域中为政府当好参谋、为企业做好服务。2011年,我校将推选出100名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面向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单位提供服务的“两创两服务”行动:通过加强与各县市区、乡镇的政府部门合作,为其发展做好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二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积极主动与地方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尤其是企业对接,在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转化方面成为其技术创新源。三是推进“科技特派员”、“村会结对”与“结对帮扶”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人才和科学技术。
(四)加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促进大联合,培育大项目与大成果
2011年,我校将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研创新平台的人员聚集与融合效应,依托平台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培育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尤其要重点加强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市社科研究基地、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的研究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技术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等省市级平台的建设工作。加强与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与提升,从而不断提高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要在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的基础上,拓展合作对象,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高校的合作;进一步依托院士工作站,邀请院士来校指导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指导项目,尤其是在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上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的支持。
一是进一步推动科研创新平台的汇聚与融合效应。科研创新平台不仅汇聚了校内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还应吸纳校外研究院所、兄弟院校的专家,推进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员汇聚,推动学科的融合发展。
二是建立科研创新平台的项目与成果培育机制。针对“十二五”发展重点,依托平台设立前期培育项目,做好前期调研、收集资料信息,为申报省部级以上项目提供前期基础。梳理和整合平台的前期研究成果,为培育国家、省市级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做好前期准备。
三是建立科研创新平台的竞争考核机制。根据社会需求,结合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的要求,全面梳理现有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建立考核机制,加大对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并推动其申报上一级科研创新平台。
(五)推进校社科联、科协的学术交流,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普及科学知识
开展学术活动,推进学术交流,继续营造我校社科联、科协的学术创新氛围。一是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联络、联动,邀请名家学者来校讲座与指导我校学科建设;二是积极承办各类学术会议,举办各类学术沙龙,搭建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同校外专家学者学习交流的机会与舞台;三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项目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选派我校优秀教师出国进修与学术交流,拓宽我校教师的学术眼界,提升其学术水平。
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普及科学知识。一是积极承担科普项目、编写科普书籍,做好专业科技知识的大众化工作;二是积极组织发动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参与 “宁波市文化百科大讲堂”、“社科论坛”、“科普月(周)”等省市各项科学普及活动,做好宣讲员、普及工作者;三是发动大学生科协积极性,做好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工作。
(六)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能,努力建好集聚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的人文之家
建立校社科联、科协的统筹与协作机制。校社科联、科协作为汇集全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的大平台,要立足学校发展大局,统筹调动社科联、科协的力量,协助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发挥全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实现学校总目标发挥应有作用。
完善校社科联、科协的两级管理与运行机制。2011年,我校社科联需要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社科联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健全其管理规章制度,建好二级社科联组织网站,及时发布二级社科信息动态;科协要进一步加下属学会管理工作,健全其运行机制,发挥学会职能和作用。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校社科联、科协作为全校师生的大平台,要继续为我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建好社科联之家、学术沙龙等阵地,为其提高项目申报质量提供帮助和指导,做好政策解读和信息传递,以及邀请专家来校讲座交流与指导,丰富学术氛围,营造创新环境,将社科联、科协建成全校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的大家庭。
三月之春,生机勃发,我们正处于“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际,我们将始终以建设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大学为目标,紧紧围绕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朝着“一化三最”的追求,全面推进“强院工程”。我们坚信,在省市社科联、科协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各位社科研究者、科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社科联、科协事业一定能够再创辉煌!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