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4-17浏览次数:55

  甬党[2004]21号

  (2004年10月20日)

  为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繁荣发展宁波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任务

  1、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较快,呈现出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优秀成果不断涌现、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良好态势,为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处于相对薄弱地位,在成果水平、研究投入、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环境条件等方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进程要求还不相适应。进一步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八八战略”,扎实推进“六大联动”的一项基本任务,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哲学社会科学摆到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位置,努力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2、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快构建理论创新体系;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应用对策研究水平,推进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为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3、进一步明确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从现在到2010年,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城市地位并进提升的新格局,使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并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和创新特色,为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宁波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奠定扎实基础。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是:深化改革,建立领导统一、组织健全、功能完善的管理体制;积极创新,形成研究主攻方向明确、课题龙头作用明显、评价激励手段多样、精品不断涌现的运行机制;整合力量,构筑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框架;加大投入,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阵地建设,营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件;培育人才,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思想敏锐、结构合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优良学术道德的社科人才队伍。

  今后几年,要把切实抓好“五个一批”作为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紧紧围绕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现实性重大问题研究,每年形成若干项既体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规律又突出宁波特点的前沿性研究成果,形成若干项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有较强现实意义的对策性研究成果,形成若干项既有浓郁区域特色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普及性研究成果。二是拓展一批高水平的重点研究领域。依托职能部门、挖掘高校潜力、借用外部力量,重点加强对社会实践有直接推动作用和体现宁波历史文化传统特色的研究,逐步在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开发、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浙东学术文化、“宁波帮”等方面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重点研究领域,努力推进优势学科建设。三是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以重点研究领域和优势学科建设为载体,在项目、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造就一批能提升宁波社会科学整体水平的高素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四是创建一批高新化的研究基地。根据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需要,整合市内外力量,积极推进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科研方法的创新,每年创建若干跨地域、跨部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社科研究基地,使之成为我市社科研究及时跟踪前沿、敏锐把握热点、深入挖掘历史的重要载体。五是扶持一批高绩效的学术团体。每年确定若干个组织健全、凝聚力强、影响力大的学术团体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给予必要的支持,增强工作活力,有效带动全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的整体发展。

  二、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和教育工作

  4、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研究重点,着眼于回答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工作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市委党校、高校、市社科院等机构的理论阵地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研究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使之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5、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以提高理论素养、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龙头作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推进党员干部对“三个代表”的模范实践,推进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有效创建。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6、加强高校的理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抓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建设,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遵循认知规律,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积极编好“两课”及与此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并将其列入课题研究、项目攻关、出版资助等支持范围,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着力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学科带头人和理论研究、教学骨干。在课题评审、职称评聘、科研经费、调查研究、生活待遇等方面提供必要条件。

  三、着力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和优势学科建设

  7、突出抓好应用对策研究。立足市情、紧扣中心的应用对策研究,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社科研究机构要切实抓好这一重要任务,充分听取有关领导和决策部门的意见,选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政策和现实问题,加强研究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统筹组织,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和时效性,每年形成一批反映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新成就及其理论探索结晶的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深化研究“六大联动”,总结提炼“宁波经验、宁波精神”,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子,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系列化的研究成果。

  8、重点抓好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基础学科建设。深入挖掘宁波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依托高校博士点、硕士点等重点人文学科建设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宁波通史、宁波近代化历程、当代宁波文献、民俗文化等地方重大人文社科系列项目研究,在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形成若干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科。对业已形成和可能形成比较优势的浙东学术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等领域,要重点扶持、扩大影响,促使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水平。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起依托性作用的基础学科,要通过机制创新,加强合作,积极引用“外力”、“外脑”,努力培养“自有”人才,形成经常性、规范化的学科研究体系。

  四、积极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体制机制

  9、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工作,研究制定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题规划。精心设计年度研究计划,进一步提高研究针对性,强化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的研究机制。整合市相关部门的重点课题研究,形成市委、市政府重大社会科学项目招标机制,向全国公开招标。

  各研究机构要明确定位,发挥优势,努力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相对齐全和基础理论研究力量较强的优势,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应用对策研究和区域特色学科建设。党委、政府研究机构要充分发挥了解社情、贴近决策的优势,侧重于应用对策研究,积极推动重点研究领域建设。党校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优势,侧重于党建重大问题的研究。各学术团体要紧紧围绕本系统本部门的工作中心,侧重于本领域的应用对策研究。进一步发挥课题、评奖、出版资助等政策资源的整合作用,强化统筹协调,优化力量配置,加强信息沟通,合理分工协作,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10、建立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激励和投入机制。坚持客观公正、突出应用价值、注重理论创新、重奖精品的原则,建立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完善市规划课题和重大研究项目的设计、评审、立项和管理制度,加大重点研究投入,注重成果奖励,尤其对应用于决策的成果和通过验收的国家级项目进行配套奖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要突出奖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成果,注重奖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并适当提高奖励力度。对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成果,按设定标准,确认为市社科优秀成果,并给予相应奖励。充分发挥市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的作用,形成市财政重点资助、所在单位配套资助的机制,重点支持系列化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的职称评定工作,积极探索社科职称制度的改革创新。

  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资金投入。从2005年起,今后三年每年由市财政新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工作和“五个一批”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后根据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加强对重点推进项目的科学论证,积极推行重要课题研究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政府资金的运用绩效。鼓励社科研究机构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提供咨询、转让成果等途径,筹措科研经费,拓宽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科学研究、宣传和教育活动,以及为社科事业提供捐赠和资助。

  11、大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深化转化。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研究的深化和成果的转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加强对已有成果的深度创作和整理提高,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咨询报告,促使其转化为决策参考和政策意见。健全研究成果报送制度,积极疏通报送和反馈渠道,提高成果的转化应用的质量和水平。改进激励机制,加大对实际工作产生显著指导作用的成果的奖励力度。

  五、不断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培育、阵地建设和交流合作

  12、切实抓好社科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建设。根据应用对策研究和基础学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社科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建设。市级研究机构要按照服务决策、面向社会、注重特色的要求,不断优化研究队伍结构,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切实提高研究能力,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智囊团”、“人才库”。各县(市)区要明确重点,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社科研究机构和管理体制。在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和高校,组建社联组织。各社科学术团体要不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努力成为本领域研究、普及和交流的基础平台。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交叉边缘学科相关的学术团体。

  13、注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阵地建设。抓紧规划建设市社科中心,作为全市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学术交流和信息情报的重要平台、社科工作者的活动场所。加强社科网站的建设、整合和日常管理,作为宣传社科知识、推广研究成果的综合窗口。提高研究刊物的质量和水平,力争创办1-2份在全国有影响的核心期刊,作为推进学术交流和传递政策导向的有效阵地。

  14、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社科研究力量,加强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水平。鼓励与国家、省级学术机构联合建立社科研究基地和社会调查基地,开展系列性学术活动。鼓励以项目为纽带,聘请国内外专家参与重大问题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档次。鼓励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开展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的学术研讨,努力推进重大学术活动的系列化。积极开展长三角区域性及全国重点城市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效促进宁波籍知名专家通过各种形式支持和参与我市社科事业建设。努力提高我市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水平,加强相关领域国际研究情报的搜集和跟踪,积极参与国际性研究项目,促进本地研究成果的国际性转化。

  六、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工作

  15、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比重。深入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研究掌握新形势下群众需求的新特点,为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努力使社科宣传普及工作具体实在,使社科知识成为群众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力量。深入开展以“社科普及月”为主要载体的各类宣传普及活动,建立健全社科普及网络,不断提升宣传普及工作的范围和强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的宣传,营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社科宣传普及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社科宣传普及活动的经费投入。

  16、拓展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的渠道和方式。积极拓展社科宣传普及的渠道,各级新闻单位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作为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强与社科界的互动,努力形成特色性宣传普及栏目,着力提高社科宣传普及的质量,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需要。不断创新社科宣传普及的方式,改进社科工作者开展咨询服务、宣传报告的形式与效果。依托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载体,形成全方位的社科宣传普及网络和机制。

  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17、加强社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能力建设作为社科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沙龙、专项培训、挂职锻炼、国内进修、出国考察等多种途径,努力提高社科人才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实施社科专项人才培养工程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努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尤其要注重对社科机构领导管理人才、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完善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集聚的机制,建立既能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又能发挥市场作用的人才配置机制。通过培养和引进,到2010年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人才总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年均增加12%,达到1万人以上,其中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占三分之一以上。

  18、加快构建社科人才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以研究机构、研究基地和学术团体为载体,依托重点研究领域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创新组织方式,创建社科人才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按照科研人员的比例和贡献,增加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市“4321”人才工程和享受政府特贴专家、杰出专家奖评选中的比重。市社科规划课题经费和出版资助要向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倾斜。对长期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成就显著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要予以表彰。对重点学科带头人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安排重点研究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建立全市社科专家人才库,形成健全的社科人才管理和信息平台。

  八、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19、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强化作用,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格局。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更名为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充实领导力量,充分发挥其在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中的权威性和统一领导作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发展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市委宣传部要加强对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和联系。市社科院(市社科联、经研中心)要进一步推进自身建设,强化社科研究的整合、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职能,努力成为综合性的、高效的研究机构和协调机构。

  20、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和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市和县(市)区要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重大决策时要注意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注重把社科优秀成果和合理建议运用于各项决策,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市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专业性决策咨询机制。重大公共决策,在举行听证会前,应认真听取有关专家的咨询意见。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经常向联系的专家沟通情况、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21、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央和省、市已经明确的政策措施要切实抓好落实。对自然科学的相关政策支持,凡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原则上应参照执行。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研究项目,事关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急需解决的研究项目,对传承宁波文明、体现区域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具有重大价值的项目,要给予重点支持。

  22、正确处理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注意严格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既要坚持学术研究讨论无禁区,又要坚持宣传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对学术研究中的不同观点,要鼓励探索,在关于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要依法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宣传阵地、学术活动和民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对互联网上哲学社会科学网站和论坛的引导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