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斌、陈华兴:实现精神富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1-14浏览次数:20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实现精神富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实现精神富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个历史活动的双重结果,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双向互动的。马克思从人类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将人民群众对于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活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来获取自身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则从改造环境的活动中来达到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这也是人类实践的最本质的内容。人的实践活动过程是包括了自然界的人化和人自身的发展的双向历史进程。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人自身的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逐步展开的历史过程,人们在实践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在更新他们自身,在改造环境中实现物质世界与人自身的共同发展进步。
  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发展,二是社会公平正义,前者要解决物质富裕的问题,后者则要解决精神富有的问题。社会主义之所以从空想发展到科学,首先是因为它获得了“现实基础”,而“现实基础”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社会主义并不仅仅是要富有,要发展生产力,还要实现人人平等、精神富有的价值目标。精神富有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既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也是一个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精神富有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改革开放30年宝贵经验时特别指出,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深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深化了。
    实现精神富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要求
  精神富有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观世界不断完善、精神内容不断向上向善的过程和状态,是人的知、情、意不断丰富提升,社会的真、善、美不断显现的过程和状态。建设精神富有的社会,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共同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然而,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实现精神富有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步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精神层面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日益增加。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面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社会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实践的客观需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实现精神富有
  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在创造更加充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第一,不断凝聚共同价值追求,营筑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推进精神富有社会建设进程中,通过坚持扎实的日常教育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率先做好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创新国民教育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通过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通过借助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兴媒体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及时宣传原则,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阵地;通过建立健全队伍保障机制、典型示范机制、社会激励机制、法律法规政策约束机制,全方位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的建设、普及、营筑和巩固。第二,不断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精神生产力是人类有目的地创造各种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生产力正在成为促进社会快速和谐发展的重要引导力。推进精神富有社会建设,要通过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要继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群众;要紧抓市场主体的重塑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步伐;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面上铺开、向纵深拓展。为了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更新理念、创新观点、整合力量、革新评价机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增强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需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构筑协同共进的舆论引导格局、加强舆论监督、加强新闻品牌建设;需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改进互联网宣传和管理工作,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第三,不断丰富和提升全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大众的期待和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关注经济层面到关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层面等,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进一步推进精神富有社会建设,需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和能力;需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和完善市场化背景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文化资源配送系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搜集、选择机制,分类别、多层次地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文化产品。
  第四,不断探索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实践规律,努力建构精神富有社会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精神富有社会建设,需要在明确精神富有的目标和方向后,深入研究精神富有社会的实现途径、方法步骤、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等具体问题。建立精神富有社会的评价体系,一要明确导向性,突出“人”本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二要有可操作性,应根据社会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丰富性、能动性来确定具体指标,既要有客观衡量标准,也要有主观感受指标;三要体现综合性,要体现贯彻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的要求,突出精神财富、人的素质等的关键作用,体现科教文卫在实现精神富有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体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撑作用,体现社会和谐的目标理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第五,不断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风尚由文化习俗、道德风尚、人际关系等要素构成,事关民众的切身感受与利益,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发展稳定大局。良好的社会风尚,必将对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文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情感素质等精神内涵的整体提升,并通过这种提升,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正确价值追求、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法制素养、内在精神充实的人。现阶段建设精神富有的社会,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辱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作者:张伟斌、陈华兴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点击查看原图